校园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青岛海山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

2021-08-13

青岛海山学校年发展规(2021—2025)

第一部分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以发展规划引领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岛城优质名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青岛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二、办学理念

办学思想: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

教育理念:遵循规律、尊重个性、错位竞争、差异发展

学校精神:务实勤奋,追求卓越,不断创新

管理理念:过程追求精细,结果追求完美

育人理念:以严束其行,以爱暖其心,以德明其志

治校方略:务实立校、依法治校,教研兴校,特色强校

学生形象:健康、阳光、青春、绽放

教师形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训:爱国、求实、勤奋、自立

   风:尊师、爱生、团结、守纪

   风:爱教、勤教、严教、科教

   风:好学、勤学、深学、活学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

一、学校概况

1.办学人简介

办学人学校董事长王文祥先生,先后被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并荣记三等功;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教育部老干部协会聘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被中国民办教育家协会聘为副理事长。数次获得“青岛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个人”“改革开放三十年青岛市民办教育十大风云人物”“青岛市社会组织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民办学校优秀校长”“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人物”等荣誉称号。建校27年来,在王文祥董事长提出的“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办学思想的指引下,青岛海山学校逐步形成了治学严谨的教风和求实创新的学风,以显著的教育教学成绩备受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莘莘学子成就梦想的首选学校和人们心目中私立学校的品牌。      

2.基础设施

学校坐落在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现有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在校生40000人,是我市拥有独立校舍产权、规模最大的民办高中学校。学校按照省级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建设,每间教室配有数字媒体黑板和网络;高标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塑胶运动场、标准篮球场、高规格现代化食堂、美术画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阶梯教室、录播教室、学术报告厅、大型礼堂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宽敞舒适的学生公寓,双浴、双卫,每间24小时供应热水。

3.管理模式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依据《私立青岛海山学校章程》,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制度、党支部会议制度、行政办公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专家委员会制度,制度健全。组织管理机构齐备,教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制,实行年级组、教研组双轨管理模式。

4.教学改革

学校自20099月开始全面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模式,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编写12门学科的校本知识序列化清单,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尊重学生差异,注重自主学习,倡导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解决怎么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从中获益并得到了提高。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二、学校发展优势

1、学校有明确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和精神品质。青岛海山学校建校27年来,始终秉持董事长王文祥先生提出的“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办学思想,坚持“以严束其行,以爱暖其心,以德明其志”的管理理念,发扬“务实勤奋、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海山精神,特色引领提升教育质量,规范管理铸就民办品牌。

2、学校有高效的教育教学量化考核、评价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青岛海山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量化考核管理及评价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学校管理秩序稳定、井然有序,学风优良,学生风貌健康阳光、积极向上。

3、学校有优秀的管理团队。青岛海山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思路清晰、理念先进、干事创业、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队伍,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和培养下,学校建设有一支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合作,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中层干部队伍,他们和班组、年级、处室负责人一起构成了青岛海山学校高效管理团队。

4、学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青岛海山学校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实行“高薪优聘”和“末位淘汰”双向聘用制度,积聚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助推海山学校发展的强大的人力因素。

5、学校有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青岛海山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六性三统一”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以“规范+特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实施路径,打造出红色传承、爱党爱国,特色突出、榜样引领,优美和谐、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氛围。

6、学校教学质量总体趋势逐年提高,办学成绩赢得社会广泛认可。建校27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保证较高的本科录取率的同时,有两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有数千名学生被全国知名高校录取,社会关注度、赞誉度明显提高,深得上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发展制约因素

1生源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我校招收的学生大都在公立普高线下,中考录取分数线整体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队伍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尽管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高,但在省市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名师队伍还比较薄弱;师资队伍整体较为年轻;个别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学校科研力量需进一步加强,学术研讨氛围不够,省市级课题立项、教研论文发表获奖人次、教科研层次有待增加优化。

3社会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伴随选课走班、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的活动需要,原有的已开发校外基地及专家资源难以满足发展要求,急需发掘区域内外的优势资源,拓展专家资源库,以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选择。

4、学校整体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增收节支,节能降耗,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做好学校硬件改善,努力办成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舒适、装备先进、品质良好的现代化文明学校。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青岛海山学校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建设要求,全面推行民主管理,打造“有理想,有温度,有成长,有成就”的新样态学校,致力于让每一位老师有成就,让每一位学生都成才。将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以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鲜明的教学特色,聚力实现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组合“效应”,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的优质学校。通过务实的工作作风,严管厚爱的教育情怀,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干事创业的热情激情,风雨同舟的团队意识,力争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学校办成在青岛市位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优质学校,持续领跑岛城民办教育事业,成为青岛优质民办教育的名片。  

二、具体目标与措施

)实施党建工作提升工程

1、强化思想引领,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组织系列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组织系列培训活动,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纳入全体教师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持续“三述”系列活动。通过学习和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教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每月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一次,记好学习笔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学习强国”学习工作,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决策,完善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市委教育工委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制定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实施细则,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3)提升学校党建质量。

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点组织好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聚焦薄弱环节,制定党建质量标准,要切实加强支部建设,推进“合格支部、过硬支部、示范支部”三级联创。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支部生活质量,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发挥党员工作室作用,各支部形成党建品牌。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壮大和发展党员队伍。将党员教师培养为业务骨干教师,将优秀的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教师。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从严治党。

认真执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坚持教育、制度、监督、纠风、惩处“五个并重”的工作方针,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队伍教育约束,完善细化相关制度,盯紧重点人、重点事,压实压紧责任链条。强化党规党纪学习,积极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纵深推进“清廉文化进校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有偿补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接受家长礼品礼金等问题专项治理,从严问责。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五位一体” 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着力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长效机制。

5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党组织的“全引领”功能

学校按照党建引领、精准施策、整治提高、健康发展的思路,认真剖析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党建引领带动,提高治校办学水平。  

 突出政治引领。党支部要发挥在学校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就要着力解决政治站位不高,组织能力薄弱,党员教师政治意识不强、先锋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宣传执行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支部的决议,保证坚定的政治方向。

突出思想引领。着力解决贯彻落实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加强学校思政工作创新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上党课等形式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宗教工作“不善为”、“不会为”等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抵制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想传播和各种腐朽的价值观念,。

突出学风引领。着力解决宗旨观念不强、学风不正、服务师生意识不够,学校内外投诉,社会影响力不够等问题,力戒浮躁、力戒形式、力戒虚假,力行朴实、力行扎实、力行真实。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教师增强服务意识,密切联系群众,热忱服务师生员工,关心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推动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努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突出法治引领。着力解决管理粗放,规矩、规律、规则意识不强等问题。党支部突出政治功能,积极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引导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精细化管理。

突出制度引领。着力解决学校制度建设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学校党支部认真学习《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上级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积极参与建立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推动学校健康规范发展。

)实施德育实效提升工程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德育课程体系,通过军训、开学典礼、国旗下演讲、教育视频、安全纪律教育大会、主题班会、社团组织活动等各种形式加强德育教育。同时坚持德育主阵地在课堂,深入挖掘学科资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工作,践行“人人都是德育教育者;健全学生自治管理组织,加大学生自主管理力度,形成以团委、学生会为核心,以各班团支部为堡垒的学生自治组织。加强学校党、团建设和学生干部的培养。

2构建三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

整合我校学生发展中心、团委、教导处等各处室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完善学校德育课程,构建开放、动态、立体的课程化德育工作模式,形成一个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

3构建家校联盟机制

创办家长学校,创新“学生及家长接待日”活动,形成家校联盟机制。完善学校、年级段、各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度,全方位抓好学生思想工作和文明规范,利用家校沟通协作平台,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和教育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教育格局。

4、大力培养优秀社团组织发展

加强学生会等各级学生组织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自我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社团,加快社团联合会的建设, 为学生社团提供创新实践基地;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丰富校园“十个一”项目活动,形成全面育人的教育机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5、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

完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正确理解“班主任成,则学校成”,建立“务实型”的德育研讨论坛。要把德育研讨论坛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培训规划,端正“德育与教学”的认识,使德育研讨论坛成为班主任个人管理艺术的平台、进行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交流与学习的讲台,真正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创新德育途径,丰富德育活动,夯实德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工程

树立学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一阵地”的明确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六性三统一”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以“规范+特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实施路径,根据2020年暑假全市教育干部“三述”读书会和10月27日全市中小学“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推进阳光校园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上局主要领导讲话精神,对照《全市中小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优化提升行动方案》(青教通字【2020】76号)相关要求,抓规范、抓特色,努力打造红色传承、爱党爱国,特色突出、榜样引领,优美和谐、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水平。围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坚持“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打造“有理想,有温度,有成长,有成就”的新样态学校,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完善校园绿化、美化、亮化,特色化等工作,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1.建设绿色校园

以新校现有的园林绿化为基础,进一步优化、美化环境,打造一所精致的园林式校园,利用校园内的一石一木、一园一景,挖掘其文化意蕴,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发挥好学校环境的育人功能。

2.建设安全校园

加强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与安全防范建设,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安全的消防环境、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安全、和谐、文明的学习乐园。

3.建设人文校园

弘扬“务实勤奋,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海山精神,把学校文化建设内化到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中,构建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要以“好学、勤学、深学、活学”的学风和“爱教、勤教、严教、科教”的教风建设推进“尊师、爱生、团结、守纪”的校风建设。

通过“十个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学生中心观、全面成才观,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才艺广泛、崇尚劳动和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每一位学生立足基础,培养兴趣,开发潜能,养成习惯,受益终身。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和完善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统领的德育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依据现代学校建设要求,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结合教职工实际定岗、定责、定量制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量化评价体系,使学校每项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章可循,使教职工工作、班主任工作、班风评比、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工作全面落实量化评价制度,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1、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依据学校章程,修订学校各领域的管理制度,形成内容全面、机制完善、运行顺畅的制度体系;健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拓宽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坚持校务公开,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履职行为,形成考核激励机制。

2、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

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加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善于集中教职工智慧,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与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践行十九大精神,做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班子成员要树立“榜样”、“服务”的理念。学校领导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正直公道,干事创业,作风民主,以身作则,关爱师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成为教职工的榜样。

通过完善制度、开展活动、健全保障措施,实施“做四有好老师”为核心的师德工程,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严格班主任选拔和考核机制,拓宽班主任培训渠道,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梯队建设,保证班主任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支有方法、乐奉献、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

创新学习方式,健全学习制度,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提升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塑造一支有情怀、敢担当、善管理的干部队伍。

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总体目标: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优,结构合理,和谐发展”的教师群体。在此基础上培养造就一批素质好、业务精、水平高、能力强、具有强烈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的名优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校广大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实施策略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幸福观教育,强化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和爱生情怀,提高广大教师的人格素养,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是开展学习式教研活动。通过老教师的经验介绍,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开展专题式研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学科教学研究等活动,进行专题式研讨和课题式研究,把研究与促进教师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开展活动式教研。主要是根据各学科特点,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开展问题研究、课程研究等多层次的研讨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构建起发展的台阶。四是外出参观考察,扩大教师视野。相关教师外出培训和参观学习,应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写出学习体会。五是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我校做专题讲座。

3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推动教师挑战性研究项目。积极推进教师挑战性研究项目,通过项目驱动,聚焦学校重点项目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发展并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某一挑战性项目开展持续、深化研究,逐步形成个人的研究特色及个性化风格。

组建骨干教师研究共同体。根据骨干教师个人特点及研究兴趣,结合学校及学科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瓶颈,组建学科组内研究共同体、跨学科研究共同体等教师互助团队,在知识共享和同伴支持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协作、反思等活动,营造交流分享的团队氛围,形成有效合作、共同成长。

建构模块化校本研修课程。完善市区培训、校本研修、专业自培等多级培训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业务培训;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针对教师需求,通过外聘专家、组建导师团等途径,配套开发体系化、模块化校本研修课程,为教师的研究力提升及个性化塑造提供课程支撑。

优化教师阶梯式结构序列。形成骨干教师阶梯式结构序列,配合各层各类教师的“带教链”机制,帮助不同类型教师总结教学特色,分层分类打造教师个性化风格;通过开展新教师培训等工作,初步发掘新进教师的教学优势;通过专家引领等形式,深度凝练青年教师的教学特色;通过搭建示范辐射平台,展示交流骨干教师的教学风格。

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构建高效课堂。一是在内容上,把教师的常规性研究、理论性研究、行动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有机结合,实施“问题教研”。在观念上,立足课堂,立足课改,建设“高效课堂”。从教师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主题。突出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大力实施主体参与、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业引领的专业发展的模式,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4)打造名师团队

继续推进我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强化措施,扎实开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形成一大批在岛城具有一定影响的我校名师团队。

5)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

制定青年教师发展标准、培养措施、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实行青年教师“自定目标,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培养措施,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充分发挥我校名师团队、骨干教师等人力资源,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是以老带新,让新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向老教师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强的老师拜师学艺,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开展听评课活动,通过研究课、观摩课,让教师们一起交流在授课中的长处与不足,使具有不同教学特色的教师相互取长补短,逐步完善自己,迅速成为教学和研究的骨干。

6)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

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形成教学素养。

7)进一步加强教师考核

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专业发展档案”,加强对教师工作过程的管理和数据采集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等现代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教师考核的导向激励功能。

8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开展教师个人发展性评估。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学科组内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多视角、多维度地对教师形成发展性评价,综合考量教师目前的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挖掘教师优势,激发教师潜能。

制定教师个性化发展规划。在对教师进行个人发展性评估的基础上,教师深入分析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及优势(如校本课程开发、命题设计、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单元设计、育德能力等),并根据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专业化发展需求,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探索教师个性化发展路径。

打造高端教师个性化风格。完善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学科领军人物培养机制,形成学校名师培养对象团队,充实学校优秀教师人才库;以“‘教师卓越发展’奖励申报”为抓手,鼓励教师申报市区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参与市区各项教育教学竞赛,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相关研究论文、案例,打磨、提炼高端教师个性化风格,提升学科在市、区层面的影响力。

搭建教研训三位一体平台。设计并开发“教、研、训”一体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网络平台,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师“三维”发展平台(学习、实践、展示平台),推动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网上教学论坛等研修活动,加强对日常教学教研、研修培训、教育科研等的过程性管理。

实施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1、强化服务和保障意识

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工作宗旨,建立完善学校领导下的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模式,为师生员工创设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后勤保障。

2、完善“跟进式服务”工作机制

在校舍维护、设施设备维修和水电保障过程中完善“跟进式服务”工作机制,做到问题发现及时、人员到位迅速、维修落实高效、结果反馈到位,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3、建立健全后勤保障规章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基建维修、物品采购等方面实施内控管理,确保管理过程公开、公正、廉洁和高效。

4、创建“满意食堂”

加强对食堂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创建“满意食堂”。继续坚持学校食堂非营利性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主动接受食品卫生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坚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饭菜品种,提升服务质量,创建师生满意食堂。

5、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加强两个校区绿化美化建设, 为师生创造舒适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实现环境育人目标。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的保障

一、思想保障

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全体教职工真正认同学校的发展规划与重点工作。党政齐抓共管,确保发展规划有序推进。

党支部书记:王世杰

党支部副书记:宋明东

党支部委员:马明杰、孙克萄、祝炳利

第一党小组成员:王元伟、段玉芬、王中伦、王海红、李佳芮、咸阳、王凯、仲维兰、许一鸣、杨柳、王懿、姜军军、刘鹏泽

第二党小组成员:马阳阳、王柳青、曲佳佳、王鑫慈、张靖(英语)、张靖(数学)、路林强、袁世超、江秀存、徐小涵、赵慧婕、牛然明

第三党小组成员:侯明涛、郭静杰、陈正义、姜超、冯瑶瑶、张学超、牛增华、刘旭

第四党小组成员:纪宏伟、李蔚、朱琳、梁静、赵鹏飞、许亚萍、李慧、王源、王鑫、王启董、孙明凯、唐秀江、王春艳、潘茜茜、刘波

(二)制度保障

通过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教代会审议、党总支会议审议、校务会研究等程序,依法通过《私立青岛海山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确保制定和实施的严肃性。围绕学校章程与发展规划,修订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发挥好校务委员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完善重大事项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各职能机构能够积极主动去创新性推进工作。

(三)管理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发展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各分管领导、各发展中心、各年级组、各党团组织全员参与、分阶段逐步落实。

1.领导小组

 长:王世杰

组员:孟祥平、宋明东、曹锡慧、马明杰、王刚、刘波

2.工作小组

 长:孟祥平

副组长:曹锡惠、马明杰、王刚刘波

 员:周庆江、曹飞、牛然明、魏垂龙、苑芳伟、吴金昌

(四)经费保障

学校将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和比例,争取更多经费投入,使规划中“课堂改革、教师培训、教育研究、校园文化和后勤服务建设”等项目在经费上得到保障,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确保规划实施。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决算管理机制,提高执行效率;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坚持勤俭办学,建设节约型学校。

(五)考评保障

依据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学年之初,按照三年发展规划的阶段要求制定学年工作计划;学年末,根据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在党支部统筹下,由学校办公室牵头成立自评督导工作组,加强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实施情况、整改情况进行过程性督导评估。各发展中心和各年级依据年度计划的实施情况,整理部门工作自评报告,自评督导工作组负责整理学校自评报告,自觉接受师生、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参与的社会监督。

 长:宋明东

副组长:刘旭、祝炳利 

成  员:毛春泥  刘军香  刘 青  李群(学生家长)  王俭宜(沙子口街道西姜社区党支部委员) 耿晓妍(学生)